关于书
《家国梦影:凌叔华与凌淑浩》描述了一对中国姐妹在追求独立的道路上不同的人生经历,书中丰富的历史细节和详尽的史料颇能勾起人们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一九二五年,妹妹凌淑浩获得清华大学奖学金远赴美国求学,当年获得这一奖学金的女生全中国只有五名。她满怀壮志来到克利夫兰学医,梦想着有一天能回国开一家女性诊所。但当时美国政府极力打压中国移民,为了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她经历了种种艰辛。
凌淑浩成为叫艾米的美国人,也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而她的姐姐凌叔华也跻身优秀女作家的行列,在当时的中国文坛上绽放光彩。在武汉,已经嫁给陈西滢的凌叔华结识了著名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侄子朱利安·贝尔,两人互生情愫。通过朱利安,叔华得以进入布鲁斯伯里的艺术家、作家圈子。一九四六年叔华离开战乱中的祖国,来到英国,继续努力写作。她始终梦想着能回国,却在异国度过了大半余生,直到去世前夕才回到北京,落叶归根。
虽然出生在晚清重臣的大家庭里,母亲又身为小妾,但凌氏姐妹都是“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在国家民族、男女两性地位面临巨大变革的历史背景下,她们毅然追寻着自己的人生道路,其生活轨迹是父辈无法想象的。
作者萨沙·淑凌·魏兰德(魏淑凌)在倾听外婆凌淑浩(艾米)讲述往事时,不经意地了解到了姐妹俩的动人故事。她发现,出于嫉妒,艾米刻意向在美国的家人隐瞒了姐姐是中国著名女作家这一事实,而姐妹俩对过去的回忆也存在着很多令人不解的差异乃至相互抵牾的地方。本书描绘了两位杰出女性跨越二十世纪、三大洲的时空旅程,展现了当时的社会历史,是一部融合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及个人奋斗的传奇故事。
二零零六年,《家国梦影》被美国图书协会列为编辑推荐书目。该书的中文版将于二零零八年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翻译出版。
关于作者
萨沙·淑凌·魏兰德(魏淑凌) 成长于美国中西部。早在斯坦福大学念本科时,她就记录外婆凌淑浩口述的家族历史,并对姨婆凌叔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兴趣。她发现在两姐妹讲述的故事中,她们对家庭的描述存在巨大差异。她的第一本书《家国梦影》就是以这个耐人寻味的差异为创作核心的。作者曾数次赴中国研究考察,二零零零至二零零二年曾作为中国社科院访问学者前往中国,最近关注的是北京当代艺术界。已在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任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人类学与女性研究。 二零零四年参与策划《酷/爱身体》 艺术展,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北京798艺术区的时态空间和香港艺术中心等多处展出。有多篇作品在学术、艺术和原创文学杂志上发表。
关于译者
张林杰 (译):1959年9月生于贵州贵阳。文学硕士(山东师范大学1985年),文学博士(武汉大学 2001年)。现任教于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和教学,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现代诗歌,发表过40多篇论文和译文,主要著作有《超越的困境—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审美空间》(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天津2005年)、《都市环境中的20世纪30年代诗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7年)。合作参与过《中国现代纪游文学史》(山东友谊书社,济南1990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纲》(江苏教育出版社,南京,2001年)等书的写作;合作翻译过《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1997年)、《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三联书店,北京,2002年)等书。
李娟 (校译):生于中国云南,200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目前任教于云南大学。学术研究之余,爱好写作、翻译,作品及研究成果散见于中国部分文学刊物和学术杂志。
摘录
序幕 起程
我在美国中西部度过了童年时代,那时候,人们说到中国就会联想到老旧加油站改建成外卖店的炒杂碎招牌。在外婆心目中,身为中国人有着什么样的意义,我几乎一无所知。不过,我是吃着干荔枝长大的。花草树木的果实花朵,以及它们所包含的象征意义通常根植于当地的文化土壤,在我的家庭里,它们却被保存、包装起来以备旅行之用。手里有了一玻璃纸袋干荔枝,就说明我们已经去旧金山看望过外公外婆了。他们退休之前在印地安纳住了几十年,旧金山是他们常去消夏的地方,后来便搬到这里安度晚年。我们慢慢远离杯盘狼藉的早茶餐点,从唐人街的人行道溜达到朴次茅斯广场(Portsmouth Square)的停车库时,外婆会领我到一家小杂货食品店去,一股特殊的气味迎面袭来。货架上堆满坛坛罐罐,贴着我不认识的标签,还摆着一袋袋香料和海味,外婆会从中选出我们家常惯用的几样。随后,在去车库的路上,我欢天喜地、蹦蹦跳跳地跟在大人身后,手里攥着一袋干荔枝。带着甜味和霉味儿的干荔枝果肉粘在我的牙上。更好玩的是,一口吃掉果肉之后,就剩下光溜溜的果核。我把果核像弹珠一样含在嘴里滚来滚去,从外公外婆汽车的后窗里看着唐人街逐渐远去。
那时我还不曾意识到,对荔枝的嗜好是把外婆和她孩提时代的南国故乡联系在一起的纽带。那儿江河两岸及沿海附近的地区盛产荔枝。多年后我才知道,广东有许多家族曾以出产最好的荔枝品种为荣,其中出类拔萃者可以冠之以家族姓氏。我外婆出生不久,全家便迁往北京,但即便相隔千里之遥,她的父亲依然在广州郊外保留了一座荔枝园。他希望叶落归根时可以回到那片低矮茂密的果园。艾米身在北国,却在家人讲述的南方往事里长大,心里充满对荔枝向往。每年夏天,在六、七月间那段短暂的日子里,这种宝石般的水果都会被用稻草包好,成筐地运往北京。长途运输后,这些荔枝散发出熟透的味道,一个个胀满甘甜的汁水,很快就会发酵、变质,必须立即吃掉。
干荔枝的外壳坚硬带刺、薄而易碎,干瘪的果实在里面格格作响。直到十多岁时随父亲到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徒步旅行,我才第一次尝到鲜荔枝的味道。它震住了我们。以前我们从未见过新鲜的荔枝,更别说吃了。鲜荔枝是直接从树上成串摘下来的,像一串硕大的葡萄。剥开疙疙瘩瘩的棕红色外壳,马上露出琼脂般的果肉。紧绷的薄皮在齿间破开,嘴里马上溢满了清甜的香味,最后栗子一样滑溜溜的果核就一下子落到舌头上。在加拿大发现这种来自彼岸的水果令我们欣喜异常。我们买了一大串,准备带回家给母亲也尝尝,却在机场被海关官员拦住了。我们只好将整串荔枝匆匆剥开、吃掉,吃得满嘴发麻,腻得难受。
在我的家庭里,荔枝已经成为一种故国乡愁的味道。在美国,它意味着一段令人追忆却难以重返的甜蜜时光。不过,吃荔枝要适可而止,因为中医认为暴食荔枝会导致内热淤积,引起发烧或流鼻血。一个关于荔枝的唐代典故便与荒淫无度联系在一起。唐玄宗对杨贵妃百般纵容,甚至她要在北方吃到这种容易腐烂的南方水果,也极力满足。唐玄宗一声令下,驿使们便驰马飞奔几千里,把新鲜荔枝从南方运送到位于西北的首都长安,全然不顾穷苦农民的庄稼毁于马蹄之下。
荔枝就成为一宗被口腹之欲所驱动的买卖,至少可以追溯到唐朝。一千多年后,唐玄宗一国之君的骄纵发展为全世界对荔枝的嗜好。1903年到1906年间,美国卫理公会派住中国的传教士威廉·N·布瑞斯特(William N. Brewster)把有数百年历史的荔枝珍品“陈紫”(Chen Purple)用船运往佛罗里达,美国植物学家们为这种荔枝的变种重新命名为“布瑞斯特”。此后不久,我的外婆凌淑浩从一位在北京给她教授英文的美国长老会传教士那里,得到了她的英文名艾米·凌。时光荏苒,几十年后艾米在旧金山买到的干荔枝,让她仿佛又回到了在家乡度过的那短暂的孩提时代。
我最初吃到干荔枝时尚未意识到 ,对本书中的两姐妹来说,不断地离开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外婆艾米和她姐姐叔华,在北京和通商口岸城市天津长大。在北京, 外国使馆区倚着紫禁城的南墙;而在天津,外国列强控制的租界横贯整个城市。姐妹两人在家说广东话,在外说普通话,后来在学校里讲的是英语和日语。20世纪之初,还没有一个外来国家能完全将中国置于掌中,但各国列强不断瓜分蚕食,在中国到处划分势力范围,晚清帝国风雨飘摇,行将崩溃。在谋求振兴中华的道路上,各种外来思潮与饱受诟病的传统思想相互撞击并融合着。
我外婆和姨婆一生都把乡愁寄托在那座番禺的南方村庄。不过,虽然叔华和艾米能在地域上找到珠江三角洲作为系泊的锚地,她们却始终漂浮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边缘水域。她们出生在恪守旧时代礼俗的家庭,却追求一种与母亲截然不同的生活。据说当时仕途得意的父亲纳妾时选中了她们的母亲,她才结束了画舫上的青楼生涯,来到凌家。在中国女性运动的第一次浪潮中,凌氏姐妹冲出北京高墙深院中的家庭,挤进了学校的宿舍。她们出身官宦之家,在国难当头之际卷入民族主义运动,却又在西方人创办的女子学堂开一时之风气的女子学堂念书。五四运动是她们青春的标志,当时学生们聚集在天安门广场,抗议外国列强的丑恶无耻和中国政府的腐败无能。先进知识分子和改革家们高举西方“科学”和“民主”的口号,对传统的儒家价值观大加挞伐。叔华、艾米和同学一起在街头游行,号召商家抵制日货,响应工人们罢工要求改善工作条件的要求。五四时代的思想家们把妇女解放作为中国向现代国家迈进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凌氏姐妹则无疑是二十世纪20年代现代女性的典型形象。她们短发齐耳,身着齐膝长衫,腋下夹着书,自信从容地走在街头。
番禺是凌氏家族的起源地,这在凌氏姐妹心目中始是确凿无疑的,但她们的生命源于何时,两人却说法不一。在许多场合,凌氏姐妹不约而同地都变更了自己的出生日期。叔华后来成为作家,她在文字中甚至一度断然否认事实,篡夺了艾米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的地位。这看起来似乎是那个时代没有出生证明造成的记忆误差。然而,她们的经历深深吸引我跟着她们不断深入过往时光,因此我把这种对于年龄的更改,看作是一种描述自己生活时采取的操控策略。这种灵活变通的手段可以用来对付考官、政府官员,也能够满足个人的虚荣心,她们深谙此道。有时,这种手段也能让她们逃出恒定的光阴,编织个人的回忆。
我逐渐了解到,艾米和叔华出身于大家族。家里究竟有几个孩子,她们说法各异且常有变动,但大概的数目是12个。她们是最小的两姐妹,也是受到20世纪初中国巨变影响最大的两人。我对她们那些已长大成人的兄弟姐妹所知甚少,这使得她们两姐妹的关系变得更突出。她们相互较劲、吵嘴和争斗,对家族历史的讲述也相互抵牾。但在跨越整个20世纪和三块大陆的生命历程中,她们一直保持着联系。正如同第一次尝到鲜荔枝味道时的体会到的震撼,她们之间那种让人迷惑的紧张关系也驱使着我去进行追索探究。
我曾打算以时间线索来捕捉和安排两姐妹的生活事件,按照前因后果的线性发展去构撰情节。然而,每当我把一段时光置于这样的理想状态时,典型事例就分崩离析,并非我限定的框架所能驾驭。当我按照时间顺序来梳理这些记忆中的事件时,我发现,它们是以情感上的重要性来排列的。猫儿依偎着火炉打盹,兰花吐蕊,满室芬芳。小女孩坐在满床唱本中间,听着母亲唱孟丽君。而她妹妹则一大早就摇摇晃晃地骑着一辆充气不足的新自行车,穿过北京的街道。她穿得像个男孩,蹬着车,身边弥漫着夏天荔枝的香甜味道。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却如此鲜明地铭刻在她们的脑海中,成为弥足珍贵的回忆,从未想过去更改。
推荐者言
“本书从历史、文化、心理等角度来探讨一个家族的奥秘与兴衰,跨越了四代人、一个世纪和三个国度,不仅有细致的史实叙述,也有深刻的观察与反思。读起来可以感到作者文学的功力,感情的投入,有一种“寻根文学”加上侦探小说的回味。她本人追求真理的热诚、现代女性的意识和伦理认知,都在书中充分体现。”
—罗久芳(美籍中国近代史学者,其父为五四运动健将、《五四宣言》起草者,著名教育家罗家伦先生)
参考文献
若对凌叔华作品及相关研究资料有兴趣,可点击此处 下载中英文参考文献。
买书
Back to Top